查看原文
其他

慕尼黑会议:旧冒险的结束?新冒险的开始?

P.M.H. 贝尔 自由的海报 2024年10月09日 19:07


 


这究竟是旧冒险的结束,还是新冒险的开始?这是最后一次对小国进攻,还是说这样的进攻会接踵而来?

——1939年3月18日张伯伦于内阁



与德国达成更广泛协议的希望从一开始就很渺茫,到了11月中旬,这种希望已完全破灭。德国与英国之间的关系在慕尼黑会议之后,不仅远没有改善,反而迅速恶化。早在10月9日,希特勒就发表了一次激烈的反英讲话。在接下来的其他一些讲话中,他还大骂有可能成为英国政策主导人的丘吉尔和艾登是战争贩子。11月9—10日“水晶之夜”发生的针对犹太人生命财产的袭击事件,遭到英国媒体的一致谴责,希特勒对此的反应同样疯狂至极,还叫嚣说这是对德国内政的干涉。



11月14日,哈利法克斯在内阁对外政策委员会发表演讲时称:他接到密报说,希特勒把《慕尼黑协定》视为灾难,因为在他看来,该协议使德国失去了一次炫耀武力的机会。他还指出:如今希特勒已开始把英国当作德国最危险的敌人,不仅正在努力拆散英法同盟,还在利用日本在远东对英国进行侵扰。11月16日,张伯伦在内阁发表演讲时解释说:殖民地问题只能作为全面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来处理,而在现有条件下这一解决方案显然绝无可能。


慕尼黑会议之后的乐观期待只剩下了与意大利改善关系这一件事情。英国和意大利于1938年4月16日签订的有关地中海事务的协议在11月16日正式生效(原本要等到意大利军队全部撤出西班牙之后才生效,后来商定只需部分撤军就算达到生效的条件)。次年1月11—14日,张伯伦和哈利法克斯前往罗马与墨索里尼举行会晤。墨索里尼喜欢被人恭维奉承,但对这两位来访者的印象并不好——“这两位不过是豪门世家的不肖子孙,他们迟早会把自己的帝国葬送掉。”张伯伦得出的印象则是,墨索里尼和希特勒之间并没有多少相投志趣。回国后他对自己所受到的热烈欢迎感到欣慰,尽管访问本身并没有取得什么实际成果。



如此一来,《慕尼黑协定》所带来的解脱和宽慰就显得非常短暂。1939年伊始,英国政府就发现前景越来越不妙。1—2月,不断传来令人不安的报告,说什么德国将进攻梅梅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或乌克兰,此外,在西线则将进攻荷兰,可能还有瑞士。这后一则消息被认真对待,并因此造成了深远影响。1939年2月1日,英国内阁达成共识,认为一旦德国入侵荷兰或瑞士,英国就必须参战,因为入侵荷兰将给英国安全造成直接威胁,而入侵瑞士将发出明白无误的信号,表明德国企图通过武力方式支配欧洲。还有从罗马传来的报告称,意大利正在秘密征召预备役军官。


这些警讯叠加在一起,促使张伯伦于2月6日在下院不得不宣布:“对法国重要利益的威胁,无论来自何方,都必将促使英法立即开展合作。”这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英国政府对法国所表达的最坚定的支持。随后,英国在对欧洲军事义务上的态度便出现了转变...


德国占领布拉格和捷克-斯洛伐克被肢解的消息于3月15日上午传到了伦敦。英国的第一反应是被动接受。英国内阁认为,反对不可能取得效果,《慕尼黑协定》中规定的保证义务也不应被付诸实施。张伯伦一针见血而又不无嘲讽地指出:那个作为保证对象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他在众议院发表演讲时表达了自己的遗憾,但同时又补充道:“不要让我们因此事而偏离轨道。让我们记住全世界人民的心愿仍是期望和平。”



显然,德国权势的又一次扩张在只遇到象征性的抗议之后就被接受了。两天后,张伯伦在伯明翰发表的另一次演讲中继续为《慕尼黑协定》辩解,表达协议背后所蕴含的希望。他表示只要满怀善意和谅解,就有可能通过讨论来解决分歧。但紧接着,他话锋一转:


本周所发生的事件完全无视了德国政府自己定下的原则,似乎与以往承诺也毫不相符。这些事件令我们扪心自问:“这究竟是旧冒险的结束,还是新冒险的开始?这是最后一次对小国的进攻,还是说这样的进攻会接踵而来?难道这就是向武力支配世界的方向所迈出的一步吗?······如果认为,既然某国觉得战争是一件毫无道理且残酷无情的事,那么当挑战真的来临,它就会失去其勇毅,以至于不会尽力进行抵抗,那就大错特错了...



当张伯伦3月18日在内阁发表演讲时,他就展示了骨子里的强硬一面。他指出:直到一周前,英国政府还认为,与独裁政权改善关系是有可能的,因为这些政权追求的目标被认为是有限的。而如今得出的结论则是,希特勒的态度已经使得这一前景变得不可能。他进一步指出:“纳粹领导人做出的任何保证都靠不住。”关于德国是否意在武力支配欧洲,张伯伦在伯明翰的演讲是对它发起的一次挑战。


在做出的解释中,他突出强调了未来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内英国政策的两个要点:一个是反对德国支配欧洲;另一个是断定希特勒不再值得信任。第一点反映了自抗击路易十四的战争爆发以来英国对外政策长期坚守的一条原则。第二点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纳粹政权,尤其是希特勒本人所采用的伎俩和手段做出的本能反应,虽然这一反应来得晚了些,但意义深远。


摘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欧洲战场》

作者: 〔英〕P.M.H.贝尔
译者: 杨光海 丁山
出版年: 2024-9
定价: 89.00
丛书:战争与战略名著译丛

通过这样的解释,问题变得既简单,又具有个人色彩,而且也与英国国民日益加深的一种感觉不谋而合,这就是:必须行动起来,制止希特勒的冒险行动。然而,在接下来的几日乃至几个月的时间里,英国政策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仓促应付、杂乱无章和考虑不周之处。张伯伦亦然不相信战争已不可避免,因而继续寄希望于利用威慑与谈判两种手段来阻止战争爆发。不过,一旦出现最坏的情况,英国人也会投入战斗。/



作者简介:P.M.H. 贝尔(P.M.H.Bell),英国欧洲近现代史专家,利物浦大学荣誉高级教席享有者,长于欧洲国际关系史研究。著有《法国与英国(1900—1940):协约与疏离》、《法国与英国(1940—1994):长分裂》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欧洲战场》。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自1986年首版后多次再版,是其重要代表作。
译者简介:杨光海,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战略系教授,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国际安全制度及其在东亚的实践》,参与翻译《二十世纪世界史》。
丁山,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自由的海报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